西藏山南市近年来探索“党建+综治中心+网格化管理”模式,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相关资料图)
夯实组织保障 构建共建共治新格局
走进山南市加查县江塘村“三岩片区”易地搬迁安置点,鳞次栉比的新房点缀在青山绿水间,产业经济林生机盎然,农田阡陌纵横,向远处眺望,“复兴号”动车组在峡谷间疾驰而过。
图为加查县江塘村“三岩片区”易地搬迁安置点。(照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从前,我们在陡峭的山腰上耕作,靠天吃饭。现在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独院式小楼,门前就是田地,我们的生产生活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搬迁群众讲述自己的真实感受。
搬迁群众入住以来,加查县坚持搬迁安置点设在哪里,党建工作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健全完善“党建+网格化+双联户”组织体系,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进一步增强。村党总支创新党建工作载体,搭建“指尖上的党建工作平台”,依托村民大会、群众代表大会,发挥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抖音等作用,让政策宣传从传统走向智能,不断拓宽搬迁群众了解党和国家政策的渠道。
创新治理模式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在琼结县拉玉乡,不少村民在党的利民惠民政策下,靠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与此同时邻里纠纷、婚姻纠纷、劳务纠纷等问题时有发生,社会治理工作面临新的任务和要求。
图为琼结县公安局拉玉乡派出所民警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农户。(照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拉玉乡派出所实践“点单式”调解模式,引入县人民法院、乡司法所、法律援助律师并邀请“五老乡贤”组成20人调解组。群众之间一旦发生矛盾,可按照“回避”机制在“调解员信息公示栏”中挑选矛盾双方都信得过的“公道人”参与调解。当无法满足村民需求时,派出所可根据矛盾类型“派单”。调解结束后,矛盾双方对调解结果进行“评单”,促进调解员提升服务质量。对于婚姻、土地等矛盾纠纷,协调妇联、民政局、自然资源局等行业部门,会同公检法司工作人员上门调解,为群众提供专业政策咨询,受到群众认可。自“点单式” 调解机制实施以来,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4起,发现矛盾纠纷苗头10起。
乃东区探索成立“云调解站”,设立云上法庭,调解员通过手机、电脑终端可以在网上对纠纷进行调解,当事双方也可以在网上“面对面”签署调解笔录、调解协议书,受到群众好评。
按照人口规模适度、服务管理方便、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齐全的原则,山南市优化调整辖区主要城镇、农牧区、边境地区、学校、医院网格单元,建成2062个网格,构建“村(社区)级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双联户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推行“党建+综治中心+网格化管理”模式,建成四级综治中心665个,把综治中心打造成整合资源力量、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提供便民服务的综合体。
结合主题教育 融入实践建新功
山南市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结合工作实际,以打造基层治理现代化新路径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桑日县公安局创新探索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法,创新基层派出所警务工作模式,针对群众反映的债务、劳资纠纷问题,辖区派出所运用“情”和“法”两张牌,通过“爱心调解”“警法联调”等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山南市桑日县白堆乡运输有限公司与某公司一起劳资纠纷涉及多户村民,白堆乡派出所加强沟通协调,及时为群众解决合理诉求,赢得好评。
乃东区搭建“乃东e家”智能管理平台,全景呈现社会治理各类要素信息,实现一次采集、多方利用,探索出“党建+网格+数字治理”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我们社区变化可明显了,之前反映基层治理问题,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解决,现在只要用‘乃东e家’小程序上的随手拍上报功能反映问题,马上就能得到解决。”琼嘎顶社区居民白玛央金说。(记者李华)